本书籍已全新发布
请从目录页打开新篇章。
感恩,合十。2018.01.14

5秒后自动跳转到目录页
【字号:

佛法书籍 >>白话佛法 >>第一册

5、以佛法谈生命的意义

分享网址:

       今天给大家讲,我们要做君子人,不要做小人。 什么叫君子? 简单讲君子是每天肯吃亏的人。什么是小人? 每天想着占人家便宜的人。我希望每个徒弟每天要自律,要看看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。 要忏悔自己,看看自己做错了什么。


       一个人为什么会无知? 无知就是不会反省自己。每个人每天回家要反省自己都做错了什么? 而别人为你付出了多少? 每个人讲出来都是自己做了多少好事,帮助了多少人,但从来不想自己做了多少错事。


       菩萨不觉于世,只觉自己。何以如此呢? 因觉自心者,即为觉一切众生之人。


       不觉于世,即不发觉其他的事情,不觉察其他的事情。只觉自己,即只关心自己,关注觉悟自己。但也不要成了修小乘佛法,只关注自己,觉悟自己,不关心别人,那你就错了。因觉自心者,因为你拿感觉觉自己的心,老感觉自己怎样怎样,实际上即为觉一切众生之人。人本身就是一个体,因为每一个人的人体都是由一个原灵出来的。你只要用原灵感觉一下你自己,实际上你感觉的就是世界上的众生。如果你能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你就是在感觉众生。所以叫同体大悲“人生最尊贵的事是什么?” 请大家紧记“人生最尊贵的事情就是面对别人的虚伪与不义,仍能保持自己对别人的亲切”。 如果你能知道人家虚伪,人家不义,但你仍能够笑嘻嘻的对人家很亲切,那你就是菩萨。你们几人能做到?要学会容忍人家,人家没有修,人家是凡人,你是有修的人,你是一个圣人,你是假我,别把你当成真的。人的修养是靠什么让人家来尊敬的?就是语言,行为。为什么叫修心修行,就是一个语言,一个行为,心里的行为。


       一个人的生命,一定是与其他所有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才有意义,既有他才有你,有你才有我,有我才有他,实际上就是一个循环。如果人与人感情不连在一起这个人就不能活在世界上。比如:一个人不能够容忍人家,没有朋友,与父母不和,与孩子不和,与朋友不和,与任何人不联系,你们说这人活在世界上有何意义? 所以人与人是一个整体,从玄学上来讲实际上就是一个原灵。 每个人最早都是在一起的所以要相互爱护相互帮助,那怕看到他的缺点你只要是为他好,就不要担心他会不明白? 另外世界上的万物,实际上和一切有生命的现象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。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情有意的。我们人有情有意,植物也有情有意。譬如:西瓜长出来甘愿给你吃让你解渴。蔬菜长出来甘愿让你吃,给你得到营养,难道植物就没有生命吗?这个植物被你利用之后就更有生命的意义。 所以人和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意义的,记住不要随便糟蹋粮食,糟蹋粮食就是糟蹋生命。糟蹋粮食,浪费粮食会折福。 很多有钱人布施时很大方,自己消费时却很小气,这不是小气是在惜福。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福来之不易。


       悟道之人,逢苦不忧。人的一切境界得失从“缘”,心无增减,冥顺于道,转凡成圣,即心即佛。


       悟道之人,逢苦不忧。 一个悟道的人,他遇到苦难的时候是不会担忧的。 因为他悟出了道理,他知道人生必然会吃苦,人的一生就是来吃苦的,我这个苦是自然来的,是应该受的,所以他不会担忧,甘心受无冤诉。担忧的人就是没有开悟。


       人要随缘,用最好的方法把这个缘能够圆满。执著的人就是不能随缘。如果遇事从心里不要有增减。这个增减就是重视与不重视。你若重视了,在你心中就增加了压力,若减少了就无所谓了。如果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就连冥府也要顺着你的缘。


       转凡成圣。即把我们转成圣人。我们是凡人什么事情都烦都贪。中国的孔夫子是圣人他传授的是中国的文化。所以我们要学会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全部消除。 圣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原谅人家,原谅人家实际上就是慈悲心的开始,不原谅人家怎么会生慈悲心呢?不原谅人家就会恨人家,恨人家就不会有慈悲心。


       即心即佛。这四个字包罗万象,也就是说你这个心不要随境界转。如果这个心是佛,你就是佛,如果这个心是魔,你就是魔。实际上就是这个心。


       要敬信心,一个人的信心知道怎样维持住吗? 要尊敬他,不是靠人家尊敬的,是你自己尊敬你自己的信心。 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怎么能做的好事呢?今天听这个人说说,感觉有道理。明天听那个人说说也有道理,最后将是一事无成。一个人的能力有限,一辈子只能修学一个法门才能精进。 如果什么法门都学最后那里都去不了,而且有时修偏差了就会成魔。要尊敬自己的信心,发心好好修。


       方便既是究竟。这个方便并不是指我们人间所说的方便,实际是一个方法,这个变通的方法叫方便。



本页网址二维码
微信扫一扫分享

上一篇:4、学佛修心的目标二

下一篇:6、修心如履薄冰

佛法书籍 >>白话佛法 >>第一册